创业故事
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正文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,阻拦红军北上;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,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。我军早就看穿了敌[db:cate]
飞夺泸定桥的故事

 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正文

飞夺泸定桥的故事

 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,阻拦红军北上;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,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。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。28日早上,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:“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!”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,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。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。抢在敌人前头,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。

  红四团翻山越岭,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,到晚上7点钟,离泸定桥还有110里。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。天又下起雨来,把他们都淋透了。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。在漆黑的夜里,他们冒着雨,踩着泥水继续前进。

 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,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,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。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,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。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,扯着嗓子喊:“你们是哪个部分的?”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:“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。”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。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,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。雨越下越猛,像瓢泼一样,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。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,只好停下来宿营。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,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,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。

 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,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:两边各有两根,算是桥栏;底下并排9根,铺上木板,就是桥面。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,就像荡秋千似的。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,只剩下铁链。向桥下一看,真叫人心惊胆寒,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,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,撞击在岩石上,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,涛声震耳欲聋。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,西门正对着桥头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,凭着天险,疯狂地向红军喊叫:“来吧,看你们飞过来吧!”

 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。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。号手们吹起冲锋号,所有武器一齐开火,枪炮声,喊杀声,霎时间震动山谷。二连担任突击队,22位英雄拿着短枪,背着马刀,带着手榴弹,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,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。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,战士们除了武器,每人带一块木板,一边前进一边铺桥。

 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,敌人就放起火来,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。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:“同志们!为了党的事业,为了最后的胜利,冲呀!”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,更加奋不顾身,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,冲进城去,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。激战了两个小时,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,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。

 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,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。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,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。

  延伸阅读:泸定桥的沧桑故事

  提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,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铁索桥——泸定桥,是绝对绕不过去的。

 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,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。县城,滔滔大渡河上,“挂”着一条有310年历史的泸定桥。

  泸定桥地名的由来,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处在泸定县的中心位置。其中饱含着沧桑的历史典故。

  那天,猎猎风中,我站在泸定桥南岸的最高处眺望,眼前的泸定桥桥墩和上面的铁索,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古铜色的质地。桥墩上的铁索一直是清朝时修建时原来的样子。有意思的是,这些铁索上都有当初铁匠师傅铸铁时留下的印迹,这是按监工要求刻印的“质量保证书”,一旦出了问题就要被追责问斩。它一如千百年来背夫身上结实的肱二头肌,连接着力量和柔情、昨天和今天、诉说和缅怀。 自清代以来,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。

  1935年5月29日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,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,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,铁索桥上匍匐前进,一举消灭桥头守卫。

  泸定桥北头的广场上,有一尊当年康熙大帝的御碑,上面的文字介绍道:清朝康熙时期,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,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。有时不能及时渡河,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,一些鲜活食品(如野味、肉菜等)因无法过河而腐烂,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。公元1705年,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,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,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,经过一年的修建,大桥于1706年建成,康熙皇帝取“泸水”(即大渡河旧称“沫水”,康熙错以为“泸水”)、“平定”(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)之意,御笔亲书“泸定桥”三字,并立御碑于桥头。

  文献资料介绍,泸定桥的每根铁链,约重2.5吨,由890个扁环左右扣联在一起,上铺木板形成桥面,桥之两侧各悬2根铁链作扶栏。桥之两端,各有1座20米高的桥台,内置若干铁桩,13根铁链铆定其上。桥台自重作为压重,承受铁索的巨大压力。桥之东西两端分别铸有铁牛、铁蜈蚣,表达了人们镇服“水妖”、铁桥永固的美好愿望。桥东对面左侧置有康熙年间的《御制庐定桥碑记》,上有修桥的起因、桥的规模及维修办法等内容。 沪定桥西有座噶达庙。相传修桥的时候,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,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。有一天,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,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,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,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。当地人修建此庙,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。

  其实,在修建此桥时,荣经、汉源、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,共商牵链渡江之计,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,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,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,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,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,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。

  几百年前,泸定桥一直是川藏南线的必经之地。

  泸定县政协工作人员刘文进,自小就听他外公讲起自己在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往事。他说,他外公叫祝定国,1924年出生于泸定县兴隆镇。为生活所迫,祝定国不到二十岁就做了“背脚”(也叫背夫)。那个时候,最穷的人才当背脚,因为买不起马骡,就只好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背着茶砖往山里走。

  祝定国常常是和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打伙,自带包谷面和一些咸菜之类的东西就出发。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,饿了,他们就在茶店子或客栈借主人家的锅灶煮熟,路上口渴了,就吧啦吧啦喝山泉。他们一般是先将成打好包的茶砖背到金川,再用工钱买回梨子又背回来泸定。来回背走身上的东西起码都在两百斤重。 他们走的线路很多,这要看老板对货物送往的目的地要求。一般最多的线路就是泸定,过磨西镇,翻雅家埂,再走三四十公里就到了康定。他们从泸定到康定,背一趟茶需要十来天,每天行走三十多里。

  文进说,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他外公在茶店子认识了他后来的外婆。外婆家有四姊妹,她是老幺,不到二十岁,长得眉清目秀,她看祝定国结实彪悍,人又踏实憨厚,就不容分说招他入赘成了家。

  刘文进说,他外公身强力壮,但由于当了三十多年的背脚生涯,长期弯身负重,到五十多岁就佝偻了,老年时就完全不能直起腰了。

  这些年,由于工作的需要,刘文进经常接触到许多茶马古道的文献资料。他说,当年那些茶砖实在不是好对付的东西,比人还高,压在背脚的身上,因茶包过重,沿途无法卸下歇息,背夫们只能用一根拐杖作为支架抵在背包下,以便挺直腰背歇脚片刻。日久天长,在泸定县的许多山道上就留下了拐杖的痕迹,正是这样,今天的雅家埂一带的不少山路上,还隐现一些圆形石坑。

  茶马古道的茶店子,其实不过是一个聊避风雨的栖身之所,背夫们到晚上住下后,躺在满是臭虫跳蚤的草垫上,检查彼此的伤痕:谁的肩背红肿了,就烧烫拐子的金属杵尖压在红肿处;肩背磨烂的,敷上盐巴以痛疗痛,他们十分清楚,明天面对的又将是一段艰难的路程。 如果说,泸定桥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座山峰,那泸定县城以南十二公里外的磨西镇,就是这座高峰上最为耀眼的“南迦巴瓦峰”。

  今天,泸定县磨西镇,作为泸定桥修建之前最重要的茶马驿站和唐蕃古道,它连同35公里外的雅家埂,红石滩不远处,仍留下不少往昔背夫的拐杵印。

  古往今来,磨西虽小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。茶马古道地势陡险,骡马难以通行,只有人的双脚可以攀援其间,所以自古便造就了茶马古道独有的社会现象,即人力背茶。

  当年,无数的背夫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这条茶马古道的一时繁荣,他们当年是不幸的,他们唯有用不停息的脚步来支撑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。在那个年代,也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为重要的了。

飞夺泸定桥的故事

http://m.rnahk.com/chuangyeziliao/47729.html

推荐访问:
相关阅读创业故事 
热点推荐